第098期:人生学习公式解析(上)
人生学习公式
人生学习应该是指对世界上的一切人、物、事的全面学习。对人的学习,乃以人为本的情学;对物的学习,乃尊重规律的理学;对事的学习,乃依法行事的法学。学习的目的是为了更好地理解、处理和发展事物,从而使人做事更加合情、合理和合法。从以上思想总结出人生学习公式如下:
人生学习 = 情学 + 理学 + 法学
= 合情 + 合理 + 合法
学习的过程一是要模仿,二是要内化,三是要实践。模仿主要是读书记忆,内化主要是思考理解,实践主要是应用创新。学习的层次包括读书、思考、应用和创新四个依次递进的部分。读书和思考属理论修养;应用和创新属实践修养。由此总结出的人生学习公式如下:
人生学习=(读书+思考) + (应用+创新)
= 理论修养 + 实践修养
读书、思考、应用、创新的关系
读书可增长知识、寻找真理、净化灵魂、陶冶性情、体味人生和感受乐趣。然而,读什么书、怎样读书,并非人人都深谙其中的门道。有的人读歪书、邪书,结果中毒中邪;有的人死读书,不会“跳”出书本看世界,结果读成了一个脱离实际、纸上谈兵的书呆子。所以,凡读无益之书,常是饮鸩止渴,玩物丧志,甚至会误入歧途。只有好读书、读好书、善读书才是成长进步的“通天桥”。
读书是继承、归纳、理解、应用和发扬事物的前提。然而,从古至今始终存在着死读书、读死书、读书死的现象。死读书是只读书不思考,生吞活剥,死记硬背;读死书就是拘泥于书本,“本本主义”;读书死是指没有学到有用的知识,得不到社会承认,还因“读书”影响了身心健康,成为社会的包袱。思考是读书的思辨过程,通过思辨,发现知识间的联系和存在的问题,为下一步深入的研究做好准备。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学而不用则废,用而不学则惑。
学乃用的前提,用乃学的目的。应用是把读书和思考的成果实践化的过程,即对人类所获得的知识进行实践检验、补充和完善的过程。人们通过对知识的应用,实现去伪存真,补充完善,融会贯通,最终达到对知识的真正掌握和应用。读书、思考和应用是对人类已有知识的继承,创新是对未来知识的发现。创新可扩展人类原有的文化。创新是学习的最高层次,是实践的凝炼与思想的升华,是在读书、思考和应用的基础上,对出现的新情况和新问题进行研究解决和对世界文化丰富发展的过程。
学习的四个层次和四个境界
学习有四个层次:读书、思考、应用和创新。各层次内涵依次递进,逐步深入,形成了完整系统的知识链。
读书乃继承性的学习,如海绵吸水一样,吸收认识知识的表象;
思考乃批判性的学习,如扫帚打扫一样,整理分辨知识的内涵;
应用乃实践性的学习,如蜡烛发光一样,体现展示知识的力量;
创新乃创造性的学习,如积木组合一样,扩充拓展知识的范围。
学习不但有四个递进层次,而且还有四个递进境界,即读万卷书、听万人言、行万里路、做万件事。读万卷书就是要学习理论;听万人言就是要思考批判;行万里路就是要实践应用;做万件事就是要创新立功。小结如下:
第一境界,读万卷书,学习理论;
第二境界,听万人言,思考批判;
第三境界,行万里路,实践应用;
第四境界,做万件事,创新立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