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2期:其它动物的人文启示(四)
蚂蚁拼搏与合作奉献
1.蚂蚁的拼搏进取
有两只蚂蚁非常不幸,误入玻璃杯中。他们慌张地在玻璃杯底四处触探,想寻找一个缝隙爬出去。不一会儿,他们便发现,这根本不可能。于是,他们开始沿着杯壁向上攀登。看来,这是通向自由的唯一路径。然而,玻璃的表面实在太光滑了,他们刚爬了两步,便重重地跌了下去。他们揉揉摔疼了的身体,爬起来,再次往上攀登。很快,他们又重重地跌到杯底。三次、四次、五次……有一次,眼看就要爬到杯口了,可惜,最后一步却失败了,而且,这一次比哪次都摔得疼。好半天,他们才喘过气来。一只蚂蚁一边揉着屁股,一边说:咱们不能再冒险了。否则,会摔得粉身碎骨。另一只蚂蚁说:刚才,咱们离胜利不只差一步了吗?说罢,他又重新开始攀登。一次又一次跌下,一次又一次攀登,他最终摸到了杯口的边缘,用最后一点力气,翻过了这道透明的围墙。隔着玻璃,杯子里的蚂蚁既羡慕又嫉妒地问:快告诉我,你获得成功的秘诀是什么?杯外的蚂蚁回答:接近成功的时候可能最困难,谁在最困难的时候不丧失信心,谁就可能赢得胜利。杯里的蚂蚁受到启发和鼓舞,不再惧怕被摔疼,也重新开始攀登,最终爬出了玻璃杯,与另一只蚂蚁会合。
小蚂蚁之所以能不放弃,重要的因素是它拥有必胜的信念,在挫折中坚守必胜信念,就一定不会丧失坚持的力量。有了坚持的力量,再加上勤奋和勇敢,成功就是迟早的事了。总之,成功﹦信念+勤奋+勇敢。
另外,这个故事还启示我们:①你的责任就是你的方向,你的经历就是你的资本,你的性格就是你的命运。②复杂的事情简单做,你就是专家;简单的事情重复做,你就是行家;重复的事情用心做,你就是赢家。③美好是属于自信者的,机会是属于开拓者的,奇迹是属于执著者的。④你若不想做,总会找到借口;你若想做,总会找到方法。
2.蚂蚁的合作共赢
蚂蚁是自然界中一种微不足道的生物,但当一群蚂蚁选择了一棵百年老树,并且要在这棵树下面建设一个自己的家园时,它们始终不会考虑这个任务有多困难,只会不停地一步步努力,最终老树倒塌,变成了蚁穴。
蚂蚁基本上都是会为了集体的利益和生存而努力工作。虽然一只蚂蚁的力量十分微小,但是几百万只蚂蚁军团的力量是极其巨大的,可以攻下比自己大很多的东西,如将世界上最大的西伯利亚虎在较短的时间内啃完。人生亦然,人心齐,泰山移。个人的力量是有限的,但将个人的力量汇集在一起拧成一股绳时,就会克服各种困难,实现1+1>>2的效果。
在蚂蚁群体中不仅有埋头苦干的群体,也有抬头查看的起指挥作用的蚂蚁。同样,一个团队或一个单位要想真正做大事,不但要凝心聚力,团结奋斗,而且还要分工合作,协同共赢。也就是说,做大事的集体中,不但离不开人民大众努力奋斗,同时也离不开领导干部高瞻远瞩的精心策划和指挥。
3.蚂蚁的团结奉献
1985年,法国科学家发现蚂蚁能救火。后来,英国一位动物学家的实验证实了法国科学家的发现。
英国科学家把一盘点燃的蚊香放进了一个蚁巢。开始,巢中的蚂蚁惊恐万状,约20秒钟后,许多蚂蚁见险而上,纷纷向火冲去,并喷射出蚁酸。可一只蚂蚁能喷射的蚁酸量毕竟有限,因此,有些“勇士”葬身火海。但它们前仆后继,不到一分钟,终于将火扑灭。存活者立即将“战友”的尸体,移送到附近的一块“墓地”上,并盖上一层薄土,以示安葬。
一个月后,这位动物学家又把一支点燃的蜡烛放到原来的那个蚁巢进行观察。尽管这次的“火灾”更大,但这群蚂蚁却已有了经验,迅速调兵遣将,有条不紊地协同作战。不到一分钟,烛火即被扑灭,而蚂蚁无一遇难。科学家认为蚂蚁创造了灭火的奇迹,它们面临灭顶之灾时的非凡表现,尤其令人震惊。
在野火烧起的时候,为了逃生,众多蚂蚁迅速聚拢,抱成一团,然后像雪球一样飞速滚动,逃离火海。那噼里啪啦的烧焦声,是最外层的蚂蚁用自己的躯体开拓求生之路时的呐喊,是奋不顾身、无怨无悔的呐喊。
在那年洪水暴虐的时候,聚在堤坝上的人们凝望着凶猛的波涛。突然,有人惊呼:“看,那是什么?”一个像人头的黑点顺着波浪飘了过来,大家逐步靠近准备营救时,发现那是蚁球。一位老者说:“蚂蚁这东西,很有灵性。1969年发大水,我也见过一个蚁球,有篮球那么大。洪水到来时,蚂蚁迅速抱成团,随波漂流。蚁球外层的蚂蚁,有些会被波浪打落水中。但只要蚁球能靠岸,或能碰到一个大的漂流物,蚂蚁就得救了。”
不久,蚁球靠岸了,蚁群像靠岸登陆艇上的战士们,一层一层地打开,迅速而井然有序地一排排冲上堤岸。岸边的水中留下了一团不小的蚁球。那是蚁球里层的英勇牺牲者。它们再也爬不上岸了,但它们的尸体仍紧紧地抱在一起。那么平静,那么悲壮!
中国有句老话:“驼负千斤,蚁负一粒。”讲的是从自身重量来看负重的力量,蚂蚁的力量远远超过骆驼的力量。美国科学家富兰克林说:没有任何动物比蚂蚁更勤奋,然而它却最沉默寡言。在了解到蚂蚁面临灾难时的无私和智勇之后,这些原本是对蚂蚁深刻、精彩的赞美,就显得有些黯然失色了。小小的蚂蚁,能给人多少启示啊!